宁波文化

[编辑]

宁海文化(转载)

• 方孝孺故里溪上方
方孝孺故里,是明代的文学家、政治家方孝孺诞生地的美称。方孝孺故里,在明代称为“缑城里”。“里”即现在的村。方孝孺故里,背狮子山,面临象山港,山清水秀,毓秀钟灵。故里坐落在狮子山下一块平坦的山坡岙里。狮子山谷有一条曲折的溪流,清澈的溪水淙淙地向故里流过,奔向象山港湾。溪流两岸植有桃树,每年阳春三月,桃花盛开,“桃花笑春风,人面相映红”。人们亦把这条溪称为“桃花溪”。溪的上游居住着姓方的氏族,即为溪上方。溪的下游居住着姓王的氏族,即为溪下王。两姓族人,世代居住,和睦相处。

  600年前,元顺帝至正十七年(1357)二月二十五日,一代明儒方孝孺就诞生在溪上方的世敦儒术礼义之家。方孝孺,字希直,一字希古,自号逊志。方孝孺天资聪颖,好学不倦。三岁能识数目。四岁“精敏绝伦,步趋不苟,愚庵公奇也”。六岁能诗,现存的《题山水隐者图》诗:“栋宇参差逼翠微,路通犹恐世人知。等闲识得东风面,卧看白云初起时。”据说是方孝孺所作。方孝孺故里的狮子山上有方家书院,名曰陵南谷草堂。方孝孺小时经常到此地读书,“日坐一室,不出门户,当理趣会心,神融意畅,虽户外钟鼓鸣而风雨作,不复觉也”。对陵南谷草堂,方孝孺还作过诗:“草堂旧在陵南谷,勤把诗书向窗读。学问长掩寂无人,惟有白云相伴宿。”可见,方孝孺从小读书就有全神贯注、精思力学的好习惯。看到书中刊载的圣贤事迹、贤良形貌,便悠然神往,慨然生愿学之心。方孝孺的文风学之唐代韩愈,则纯乎韩者,故乡人称之为“小韩子”,寓意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再世也。

  嗣后,方孝孺无论在故乡二度赴前童石镜精舍讲学处,专心授教和著书立说,或是千里迢迢赴成都给蜀献王朱椿诚心授经讲学,到诏征至宫廷真诚地为建文帝辅佐,“其为人也,凝重而不迁于物,颖锐有以烛诸理,间发为文,如水涌而山出”。方孝孺满腹经纶,学术醇正,忠诚尽职,闻名于天下,名家弟子纷纷入其门下,同时也深受帝王和名儒的器重。明太祖朱元璋称方孝孺有“奇才”,对太子朱标说:“此庄士也,当老其才以辅汝。”方孝孺的恩师、明大儒宋濂称方孝孺是“喧啾百鸟中,见此孤凤凰。”蜀献王赐名方孝孺书斋为“正学”,“方正学先生”的称号亦由此而来。谋士姚广孝曾称方孝孺是“天下读书种子”。这些美称都是对方孝孺真情的赞美。

  方孝孺生于溪上方,长于溪上方,不忘溪上方,他对故里溪上方作的《题山水》诗:“离家今几载,衣袂染京生。不敢看图画,青山恐笑人。”真实地表述了他对故里溪上方的一山一水、一草一木情有独钟之感,对故乡的民间习俗,风土人情有不解之缘。

  建文四年(1402),方孝孺遭磔刑,灭十族。正当靖难之时,溪下王王氏千方百计掩护方氏,把方克浩之妻郑氏,当作王氏人,骗过了官兵的追捕,为方氏后代留下了种子。同溪两氏,患难之交,成为美谈佳传。

  溪上方方氏由于被灭,说来也怪,方氏宗祠内的翠绿方竹也随之而枯黄。是传说还是事实,方氏与方竹是否有天然之缘,那就不得而知了。1939年上海《申报》对宁海县方孝孺故里溪上方,由于方氏被灭,方竹而枯作过报道。随着方氏的诛杀,溪上方的村落也被毁。原方家书院三开间的遗址残墙,如今四周还留着砖瓦、陶瓷碎片。屋址后有一泓常年不涸、清澈不见底的泉水,说是应惠子孙福地的象征。

  为追记明代的文学家、政治家方孝孺,清光绪十七年(1891)夏,台州知府陈谲在溪上方立过碑。由于年长日久后塌毁。2001年6月正值方孝孺殉难600周年之际,宁海县大佳何镇领导和有识之士在溪上方村落,兴建了一座方孝孺纪念碑,碑高3.5米,宽5米,碑顶用琉璃瓦覆盖,二龙抢珠装饰,飞檐翘角,端庄大方,立面镶嵌着“明儒方正学故里”七个镏金闪光的大字,展示着方孝孺那种铁骨铮铮、浩然正气的精神风貌。“靖难冲洗方故里,抚景依然慨感生。重归华表不胜情,千古村落美扬名。”

• 潘天寿的石头情
潘天寿先生爱画巨大的岩石,用极简括的笔墨画极大的岩石。在他的画作中,处处都可看到巨大岩石,画面非常大气,艺术非常高雅,其力千钧,可透纸背,这是前无古人的画法,特别能引人注目。怪不得黄宾虹先生誉其“笔能扛鼎”。潘天寿先生画岩石功底如此深厚,是他爱好家乡的山水,情缘家乡的岩石的结果。

   1913年夏,潘天寿还在县立正学高级小学读书时,利用假期,就帮父亲、叔父续修《上金金氏宗谱》,谱中刊有金氏历代祖茔坐落示意图14幅,据村民反映这是潘天寿当年亲手绘制的。为保证图示准确,他和年龄相仿的村民多次到相见岭、马兰岭和雷婆头峰一带勘察。**有代表性的是“嶙峋对峙撑高峰,俨若双鸡斗舞容”的斗鸡岩,两块硕大的山岩,分别在两座山坡相对而峙,给他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。1962年潘天寿的国画作品《记写少年时故乡山村所见》中的巨岩山花,就是取材于此地的岩石。

   雷婆头峰除这两大巨岩外,还有酷肖动物、人物的岩石到处可见,为什么雷婆头峰有这么多不同的岩石呢?传说神仙为了造桥,将别处的岩石化成牛羊赶到此地时,因鸡啼天亮无法赶路,故把岩石遗留在此地。这为童年的潘天寿在临摹《芥子园画谱》时,提供了一个大自然画法的机会。

   村民们记忆犹新,当年潘天寿经常来南岙,一半是为了看岩头,可见少年潘天寿对石头就怀有深深的情缘。《潘天寿诗存》中曾提到竹口亲友当时的热情情景:“亲友何殷勤,握手不我还。既还又相送,送我到中山。”其中之一就有南岙的葛圣雷,至今他还留有与潘天寿合影和赠画的照片,画面上题款为“人在三门湾象山港之间”。

   宁海境内山体连绵,更有众多奇岩怪石,如登上帽峰����顶,眺望三门湾、象山港,其情其境,可以佐证。境内峭岩奇石多,有龙轭、印封、千丈、双叠、开口、鸡冠、天排、老鹰等名称,特别是乌岩洞侧的叠石,“因遗两拳石,叠作一仙岩”,右看如鹰,左看似剑。如《汉书》记载的天门山,今人称桶盘山,更是巨岩垒垒。诗人咏道:“峭壁岩常合,悬崖石自封”“四壁岩封惊虎踞,三围石锁讶龙蟠”等等。还有雁苍山、天河、白龙潭等景区,都布满着千姿百态的岩石。师法大自然,是潘天寿作画的法宝。

   潘天寿爱用“强其骨”的闲章,其意自明,岩有风骨,而风骨是作者刚正的气质和高昂的情操在作品中的外化。一方山水养一方人,潘天寿成为当代一位国画大师,是与他家乡山水的熏陶分不开的。

• 徐霞客游记梁皇村
在将近400年前的一个春天,古老的梁皇街来了个“游天下”的游者,他是谁?他就是用毕生精力走遍半个中国,名扬世界的《徐霞客游记》的作者徐霞客。

   那天早上,徐霞客带着一个书童,骑着一匹嬴马,从宁海县城西门出发,打算到天台山去。此时正值雨后初晴,云散日朗,空气清新,一路上“柴排花”(杜鹃花)盛开着。“五里一亭”的各个茶堂路廊里坐满歇息的过往行人,讲笑话、猜谜语、听奇闻,兴趣正浓,成群结队的担夫们哼着各地小调,尤其是温州渔夫曲和台州牧童歌悠扬动听。徐霞客一路行,一路喜,十分兴奋。

   徐霞客来到了梁皇村,想找个地方歇歇脚,一打听,此地有个驿站,于是便找了上去。站内人见有骑马书生到来,立即把徐霞客引进大门,带到客厅。徐霞客在后院厅堂坐下后,站内人员捧上新采香茶,让徐霞客喝。徐霞客喝过三巡茶后便发问:为什么此地叫“梁皇”?又为什么在村口塑赵公元帅,他的脚还踏着挡道猛虎?站内人员边招待午餐边介绍,说南北朝时有个王子在此隐居,回京后做了皇帝,留下的旧臣和本地百姓“得帝之迹、仰帝之心”,把山、河、村、寺、庵冠名为“梁皇”,并建了“梁宣帝祠”“梁皇墓” 来纪念。梁皇驿站从唐朝开始设置,驻扎官员、司兵和差杂人员,其任务是接待过往的官员、兵丁、公差的食宿,传送军事情报和信息。(后来有句顺口溜:“上通台温闽粤,下达甬杭申京。”)每天人来客往,早在三国时就已经“鞭毂趋竞,日相挨摩”。凡在浙东发生的各次重大历史事件没有不在此地留有印痕,来过浙东的名人雅士无不在此地留下足迹。由于梁皇驿站来往的官吏、客商、游民络绎不绝,所以梁皇驿站还成了这里四周村庄货物贸易交流中心,每逢“一、六”集市,附近各村男女老少都喜欢来“做市楦”。这里来往的通道,也被称为梁皇街。可是近年有了虎患,害得百姓单独不敢上山,过往客人独自不敢行路,后来这条街也冷落多了。

   徐霞客边吃边听,一时兴起,决定冒一番风险,趁早去闯一闯!饭还在嘴里嚼,随手挟了把纸伞向村后走去。徐霞客边走边欣赏野景,不知不觉就过了圈里、金寺、王圣殿,爬上了元宝岭,又到了平坛,终于走到了夹弄口。夹弄两边有砌坎,坎顶上长满摘摘梅、斑楂、毛栗、六角茶刺,枝叶交叉,搭起茂密的天棚,黑洞洞像地道。抬头仰望,两龙戏狮、亮岩、双大门、卧佛头像、金钟岩就在眼前;蒙蒙的岗峦插入云天;岩山斑驳狰狞,仿佛正朝着头顶压下来。梁皇寺两侧的两支山水像两条白龙游到寺前夹弄边相会,水质清澈透明如肌似玉,从乱石丛中淙淙地流淌,在乱石下跳跃几下,又如少女一样,羞答答地躲进石岩……梁皇山真是江南第一奇山。

      徐霞客一路而来被这奇特的山景迷恋,他想能找出一个合适的词语来描述这山水真迹和大自然的造化。当他在脑子里刚好想出“峰荣水肤,木秀石奇”这八个字时,忽然从柴草丛中刮出一股腥风,紧接着就窜出一只黄牛般大的“大虫”,张着血盆大口向徐霞客扑来。

   徐霞客是个书生,文质彬彬,手无缚鸡之力,怎能挡得住“大虫”的猛扑?眼看着就要被生吞活啖,填进虎口了!但他毕竟饱读诗书,胸怀济世之才。虽然情势危急,他不慌不忙,把挟在肋下的纸伞“哗”的一声像闪电一样地撑开来,挡到“大虫”面前。“大虫”向来生活在深山老林中,那里见过这样突然会放大的怪物?顿时被吓得连连后退。

   徐霞客见“大虫”退走,便收起雨伞,继续朝梁皇寺走去。这“大虫”再见到了这个人形,又回头来猛扑。徐霞客也再次撑伞去抵挡,如此反复多次,纸伞撑破剩副竹骨。徐霞客没有办法,只好爬到树上大呼救命,这“大虫”就坐在树脚下盯着他。

   附近的里塘、外庄村民听到虎叫声,知道“大虫”又要伤人,个个手握田狗叉、龙刀,敲着铜锣,放响火铳,冲向“大虫”。“大虫”听到这震天的响声,又看见这雪亮的刀光剑影,只好夹着尾巴灰溜溜地钻进柴草丛中去了。徐霞客被村民救回到驿站后,他心惊肉跳的心情才慢慢地平静下来。有了这段亲身的经历,也才有后来他在《徐霞客游记中》“闻此地於菟夹道,月伤数十人”的记载。

   徐霞客在床上躺了一会后,又打听天台山的路怎么走法?当驿站人员告诉他,那里一路上尽是高山峻岭,少有村民居住。俗话说:“天台人吃海鲜,两脚朝天。”常有担重担的人作痧热死在岭上,或者被野兽吃掉,所以百姓们把它叫做“丧命岭”。

   徐霞客想,我已到了这里,不去冒险,怎能上西天?于是,徐霞客坚持要去走这条路,他要求驿站人员为他准备点干粮路上可吃。

   当站内人员告诉他,这里人带干粮,大多带“麦姜”。它有两种做法,压成圆形的叫“麦饼”,切成方形的叫“水车板”,有一个指头厚,冷了很硬,咬起来很吃力,往往牙环骨会咬酸。如果隔了一夜,那就更加咬不动。徐霞客听了后,很感兴趣,要求尽量做得薄一点。驿站人员想,这事不难,但一时间叫谁去做呢?好在有几个妇女站在那里,想看一看这“游天下”的书生。驿站人员便请她们帮忙,妇女们相当乐意,一下拿来砧板和麦饼杖擂麦饼。可是烙的锅只有一口,烙不及,擂的人老是等着。其他人没事做,站着也不好,擂了又擂,擂得越来越薄,小小一团粉,被擂成米筛般大小,有的擂成比纸还薄,贴到锅里翻两番就熟。

   徐霞客见了这种手艺,赞不绝口,塞进嘴里一咬,感到很香很好吃。在场的人咬一口尝尝,也认为这比平常的“麦姜”好吃多了。

   这种“麦姜”后来派生出淡的、咸的、甜的;嵌芝麻苔、虾皮松、鸡蛋铺、绿豆芽,甚至面干、冷饭拌咸菜等等。因为这麦饼是徐霞客的提议,于是就把它叫作“徐霞客麦饼”,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,演变成今日宁海一大特色的食品。

本条目最后由 耗子妹妹 更新于2009-03-19 22:33:25 查看历史版本

城市名:
入住日期: yyyy-mm-dd 退房日期: yyyy-mm-dd
价格范围: 宾馆名:
什么地方?
入住日期: yyyy-mm-dd 退房日期: yyyy-mm-dd
餐馆
  • 关  键  字:
  • 出  发  地:
  • 价格范围:
  • 行程天数: